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为什么有的人学车很快上手,有的人学车很慢老找不对感觉车感?

[复制链接]
馬甲之伤 发表于 2020-11-12 1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馬甲之伤
2020-11-12 17:35:08 5018 2 看全部
本jr在学车,属于后者,同学的一批人里有几个很快就上手,感觉很好,本jr气死教练得水平,但是已经认真听教练得指示做了,这是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查沧珊哥哥 发表于 2020-11-12 17: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沧珊哥哥
2020-11-12 17:35:10 看全部
这个其实和教练的关系不大,关键是看你在学车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要看的点位是在这个点,为什么到这个位置要打死,打死之后车会怎么走,打半圈,打一圈有什么区别,前进档后退档怎么控制方向,车在走的时候你能不能预判出行车轨迹,怎么判断车有没有走正,怎么判断车距离旁边的距离,转弯的时候会不会碰到,学车不是背题,而是一个自己思考的过程,就是教练说的悟性。学车的时候开一圈,想想为什么这样,是打方向盘的问题,是离合的问题,还是自己判断的问题,多看,多想,就能很快学好。我有见过那种本身就不大在意学车这件事的,上车凭感觉,下车玩手机,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结果学了几个月还是开不好,因为没有用心。真有人学了半年,连方向盘都打不好的,真的是因为不用心。至于有些人说什么女生不如男生快,女司机怎么怎么样的,我可以告诉你那都是偏见。之所以那么多学不好的女司机是因为学车的时候都不用心,本身也没有想把车开好,反正能动就好了,女司机开不好车,不是因为他们开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无所谓。我就见过驾校里的女同学开车很牛的,因为她很喜欢开车。所以能不能学好,一看兴趣,二看思考,思考真的很重要,不是说多开就可以的,只开不想,教练就只能盼望你哪天突然开窍了。
说说我学车的过程感悟吧。
首先科目二最需要熟练的是打方向盘,不是离合,而是方向盘,因为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回正,回三点,回六点,回九点,回一圈。。。每次都要分心看方向盘,经常打着打着就不知道自己回正了没有。打方向盘建议三九点打法(可以看看新车评的教学视频),然后就是不停练习,当你能够不看方向盘,不经过思考就能打死回正,回半圈等等动作,也能搞懂自己有没有回正的时候才算合格。
然后是离合的控制,上车一定先调整好座椅,对缓解左脚的疲劳有帮助,平时我们开车抬离合都是整只脚抬起来就好,但是学车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脚跟支撑在地板上慢慢抬的技巧,保持半联动,通过离合控制车速。
三是不要怕车,一档就算你完全放开也没有多快的,不用怕,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脚松开车就会冲出去,下意识的绷紧左脚,导致自己很紧张,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学车的时候放轻松,不要因为车速紧张,不要因为教练紧张,才能好好的学车。
处理好了方向,离合和心态,接下来还要弄明白你打方向的时候车身是怎么变化的,别急着笑,这是简单,但是我也看过好多人挂倒档就想把方向盘反过来打的。。。控制方向首先要记住的是不论前进后退,想让车往那边靠近就往那边打!所以现在很多教练一开始就练倒库,因为控制车身最好的练习方式就是倒库,倒库的过程中,涉及到对边线,找平行,前进,后退,与两边的变化,方向盘的打死,回9点,回半圈,回正等等的过程,可以说倒库是整个科目二最复杂的一个项目,练好了倒库,后面的侧方,直角转弯都手到擒来,所以不要抱怨为啥教练一直让你练倒库,其它都没练。练倒库的过程中要思考你每个点位为什么这么定,点位偏差会导致车身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怎么修正,每次打方向的时机,打方向后,车身的变化,停车的点位,当你思考清楚了整个倒库的过程,不是一知半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车感好了很多。
拿到驾照已经8个月了,驾龄也有3个多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发生了几次小刮蹭。两次是前保险杠,一次是右车底大边。说白了就是很多新手会碰到的问题,判断不了前面距离和右边距离。现在的经验是前边的距离可以看左后视镜下方,车头的横向延长线应该是在后视镜下方一点点(和半坡起步,倒车入库时判断车头离线距离的方法一样),还可以打开车灯,通过光线的发散凝聚来判断距离。判断右边的距离主要就是提前预判,看雨刮中心点和右边距离(侧方停车前判断右边距离方法类似),能过的话就尽量贴近左边,尽量少去试探右边极限,鬼知道盲区里有什么。
最后提醒新手的是,路口转弯一定要慢慢慢,特别是小路口,你转弯的时候你的右边一般会有电动车什么的,他们是不会让你的,所以一定要看后视镜,一定要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羽田謙信 发表于 2020-11-12 17: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田謙信
2020-11-12 17:35:12 看全部
《学车三记》
刚刚写下这个标题的人,从报名到拿驾照历时11个月,科二补考2次,科三补考3次。驾校深夜的弯月冷冷俯视过她;自家楼下喷薄的日出也曾让清晨5点赶路的她失神仰望。她的学车笔记,共记两本,五颜六色的脚注和各种神秘记号,俨然失传已久的秘籍。她手持宝典,却无济于事,数次泪洒驾校,目送几拔同学毕业,在交了两倍的学费后,才终于告别驾校,持证上路。这不是一个弱智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她不分左右,难辨东西,更糟糕的是,她常神思天外,人还在,心已远,她和教练的距离,不是30-40公分,而是两个互不听闻的世界,这可能是宇宙中最远的距离。想来有很教练寻思:“怎么有这么笨的学生?”,她也无数次自问:“为什么来学车?还学手动档?”懊丧之情,一言难尽。她想,根据相对论,人的未来是被决定的,既然命运让她走到这里,那么,既来之,则安之,是为记。
一记勤。她的勤奋让人发指。她可能是唯一一个把驾校发放的教材,从头看到尾的人,虽然每个教练都说:“看书没用!”她固执地想,死马当活马医,理论多少有启发,看看无妨,于是一本书,翻到最后必须用透明胶固定书皮。她不认路,考场的路线开过几个月,在她看来,仍然像一模一样的毛细血管图,教练提示的认路标志,在她其实只有30码,但在如同飙车的惊恐中,一闪而过,如同无数记忆中的微风,不具辨识度。于是,她在课后,勤恳地骑着小黄车,一遍遍地在考场巡游,手持相机拍照,试图记下每处转角、每座桥梁。
二记奇。驾校不乏奇闻异事,一日在她担心刷新驾校补考记录时,不知是不是开玩笑,教练说,目前记录保持者名叫“路南(难)开”,学了100多个课时才毕业。她认真想想自己的名字虽取得不好,但和开车没有关联,应该不会受名字牵累,略感安慰。
更奇的是各种考试死法,她第一次考科二,发现自己苦练了数月的小路,竟然不会调反光镜,而场内考,各种点位都是要看反光镜判断的,反光镜调整得不对,相当于闭目考,必死无疑。科目三的死法更是千奇百怪。有人系好了安全带,但带扣太松,中途弹出;还有人门没关好,也有人像她一样,没有在空档发动,车都没开,就被直接喊停的。考官心情也是捉摸不定,据说,考官心情好,一车4人,全部通过;而考官心情不好,就算有教练的驾驶水平,也必关无疑。但究竟是松点好,还是严点好,也是见仁见智。学艺不精,贸然上路,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都是冒险;而一次次挂科,对于学员无疑是不小的打击,不说学费、时间、精力的付出,看着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个个出师,都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
三记情。因为她的迟迟不进步,惊动了驾校的总教练,特意抽空指导,心想有技术高超的教练控制刹车,她不再如履薄冰,开得如有神助,一往无前,虽然随后的考试还是挂了,但对于总教练的鼓励还是心怀感谢:“还没有人五次考不过的!”她自认平凡,五次考不过的特殊待遇,应该不是她。
印象深的,还有一位在重车时遇见的年老学员,年近70,快到不能报考的上限了,问他怎么想到来学车的,他说:“想带老伴到处转转,平时还能接送孙子。”近古稀的老人,经历了多少风雨洗礼,浪漫和价值感,也还是不变的追究。
她喂过共富新村班车点的狗。第一次见它,还是小小的黄毛,刚刚被另外一条白狗打败了,犹疑的目光打量三两侯车的人,可能是饿极了,眼光落到她手里的包子上,就没移开过,她反正不饿,把包子扔了过去,小黄狗蹭地叼住包子就跑进了旁边的灌木丛尽情享用。由于她的学车周期实在太长,再见小黄狗时,已不能称之为“小”了,它胖大了好几圈,类似美国警察的体格,但神情并不得意,更没有宠物的安逸放松之感。狗各有命,犹如人,生而为野狗又如何呢?尽力过好就是。
算来和驾校已经告别了好几次了,每次考前,她都觉得是最后一次来了,总要拍些驾校的花朵、云彩的照片,或买些水果回家,算是为驾校周边发展尽一份薄力。慢进如她,也有很多志在必得的时刻啊。失利几次,她不再抱太大希望,既没有戴上她的幸运耳环,也没有和花草蝴蝶作任何告别,想着考不过就不学了吧,她的父亲车祸而死,考不过也许不是最坏的事。但是,最后一次考试,她通过了,从此上路。
是为三记,情最长,11个月说长也短,苦闷、辛苦和失望都不记得了,但记得驾校开阔的黄昏,绚烂得让人相信神;记得路边的小花,一片一片春风吹又生;以及免费带她熟悉路线的教练,还有各种幸运或不太幸运的同学。
人生的奇妙在于明天的不可知。她如今开车在路上时,总有敬畏之心,前后左右都是生命,三亿小兄弟赛跑的精华,再幸运的人生,都离不开三个加黑加粗的字:“不容易”。像她这样负担重重的人,也能学会开车,也算奇迹。生日那天,开车游长兴岛的水源保护中心,一条弯曲漫长的慢跑道,夕阳在前,微风拂面,一边是长江,一边是风车,平静舒适,如同微熏,她有些迷怔了,提醒自己找到出路,回到人间。
学车,对于她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她知道,这一瞬间的美和自由,值得所有辛苦。她相信,以后还会有许多相同的时刻。她等待下一次惊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5018 | 回复:2

深圳网,广东深圳市深圳人每天必上的网上家园,有市政府官方信息办及全体深圳人民共同打造的最新、最权威的资讯生活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
深圳网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59 5848-3188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苑路2号 邮箱:243943537@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26352号 )
Copyright © 2008-2020深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深圳网络技术支持中心 X3.4 版权所有:深圳市世纪商桥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