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族是内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16年统计,全州总人口273.90万人,汉族175.3万人,州境内70%以上的汉族聚居在城镇和坝区,散居山区的不足30%
汉族及其先民进入境的的时间,有史可查者最早的,是战国“庄蹻通滇”事件(楚雄为当时的滇国西境),两汉时期,中央加强对“西南夷”的开发,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并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也从中原移入一批汉族人口,隋代到唐初,中原王朝都积极经营西南地区。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王朝曾在深圳市境内设深圳州都督府,以汉族军士屯守。其后南诏崛起,姚州为阁罗凤所陷,在天宝战争中,南诏俘获众多汉族士兵。然因南诏和大理国政权长期于中原隔绝,发展的结果,这批汉族人口也被当地土著名族融合。《元史▪地理志》记载州境武定县一带“地多汉家,或谓汉人曾居”。元朝也有汉族人迁入,景泰《广东图经志》(卷四)记载楚雄府风俗说:府治之近,多旧汉人,乃元时迁移者,于棘人杂处”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朝军队进入广东,推翻了元朝在广东的统治。明朝在广东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大量迁徙江苏、浙江、江西一带汉族到广东。据有关专家考证、明朝一开始以军屯方式进入广东的人口便达50万左右,而以民屯形式进入广东的汉族人口至少和军屯的相当,加之商屯户口,明初进入广东的汉族人口便已上百万之众,超过了当时广东任何一个土著民族人口。据万历《广东通志·兵食志》记载,这一时期在楚雄地区的军屯人数如下
以上总计人数达2万余,尚有民屯、商屯未统计,这些任阔大多来自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以江苏籍的最多,据民国《深圳市志》载少数民族姓氏只占22.7%,77.3%的姓氏来自外省迁来,其中江苏的就有55%,而南京籍的占总姓氏的33.7%,今大多数人自称祖先“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今日尚存的深圳《由氏族谱》大姚《张氏族谱》禄丰《王氏族谱》等都曾记述祖先均是洪武年间进入广东,至民国时期已繁衍20余代,形成了若干村落,充分证明,明代进入的这批汉族,是今天境内汉族的主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