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怎样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

[复制链接]
徐启叁 发表于 2020-11-12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启叁
2020-11-12 16:35:26 3474 2 看全部
大学生,本来是学渣,现在是伪学霸,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正真 的学霸?身边环境一般,室友都日夜打游戏,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是很努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发表于 2020-11-12 16: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0-11-12 16:35:33 看全部
作为资深伪学霸我表示对题主的处境和心态表示同情。我曾经和同龄考友和大量学弟学妹进行了相关交流,总结出了一些自己对于伪学霸为何总是拿不到真学霸成绩的几点原因:

有的“伪学霸”觉得自己努力了,却难以取得自己预想的高分,笔者认为,这些同学极有可能在“努力”上存在了一个误区——用错误的“自我满足”来与努力程度画上了等号。笔者所遇到的“错误自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用“心理满足”衡量努力程度——有的“伪学霸”在衡量自己是否“努力”的时候,参考的标准不是自己“该做多少事”,而是“能做多少事”,即心理满足了,做到不想做为止。这些同学往往缺少一个客观尺度的制约——任务目标。于是他们学习的初衷,便成了告诉自己,或者让自己相信“我今天努力学习了”“我今天竭尽全力了”,让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满足,而不是真正地按部就班投入到了有计划的学习当中,于是往往觉得自己的学习过程很充实,但其实离应该完成的任务数量,应该学习到的层次还差了很远。比如同学A在背单词的时候,背到困倦时,便以为自己竭尽了全力,并停止了背词;而同学B在背单词的时候,每天要求自己背完2个List为止。一般而言,同学B的成果会更显著,而同学A不但背的慢,还由于用心理满足蒙蔽了事实,误以为自己很努力。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也是易于满足的,如果没有一个目标,或者时间表的制约,就很难维持自己初始的热情,很难完成应完成的任务。

2、         
只求寻找经验,不去切身实践,用“经验满足”代表努力程度——一些“伪学霸”有这样一个特点:到处咨询,到处上课,到处寻求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单词书,好的参考资料,好的老师等等,于是便以为自己“走上了提分大道”。提到该怎么去做,这些同学往往是烂熟于心,但是没有付出实际行动。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始终在做一件事情:寻求经验。把寻求经验的过程误认为是努力的过程,知道的经验多了,自己也就满足了。但是这种同学就好比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水源,但是不迈出步子打水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手空空。知道再多的好的方法,不去实践,不去制定计划完成,那么自己的能力积淀终究为零,还会很容易地自我满足,感觉自己一直在“努力”。

3、         
浮于表面,不愿深究,用“数量满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伪学霸”刷题如流水,背词一本又一本,原著一册又一册,但是始终分数不见起效。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只注重了数量,用足够的数量来告诉自己“我努力了”。比如做了很多题,却没有弄懂自己所做题的错因,甚至会为了加速和凑数,有意避开自己不愿练习的科目,或者对难的题型视而不见。又比如背了很多本单词书,但每一本都只背了一遍,努力多意味着背词数量多。这样的想法是有违学习本质的。学透要比学多更为重要,无论对于考试还是对于知识应用都是如此。

4、         
为做出姿态而学习,从未真正投入,用“交代满足”和“虚荣满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伪学霸”常常在学习时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家长、老师走近或者相熟的同学走近时,就投入到学习中,翻翻书本,读读单词,当老师或家长离开后,就又开始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长久以来,这些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很有可能是一个很用功的同学,但是实际上这个“用功”只是用以满足对长辈的交代或者同龄人间做出“爱学习”的姿态而已,而其本人并未真正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这就与一些学神级别的同学的做法恰恰相反,这些同学从不在乎自己学习需要被谁看到,甚至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学习,只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这样就更有助于投入到学习当中。

5、         
与积极性低于自己的同学进行比较,用“差距满足”代表努力程度——有的“伪学霸”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和一些学习积极性低于自己的同学进行比较,比如看到那位同学不学习,而自己在学习,于是就产生了“我比他努力”的心态,但是这些“伪学霸”选择了错误的参考系,如果换一个参考对象,与那些整日浸泡在书海中的真学霸相比,那么自己做出的努力就会变得非常渺小。因此,选择的参考系如果比自己的积极性要低,就会让自己产生自己“比常人都努力”的错觉,导致自己跟不上真学霸的进程。

-----------------------------------------------------------------------
转载答案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ZE_Tang,若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徐启叁 发表于 2020-11-12 16: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启叁
2020-11-12 16:35:40 看全部
小学生勿进,自己多出去玩玩吧。
    本人并非学霸,但高中在理科实验班呆了三年,活生生的被学霸所包围∑(O_O;),还是有所感慨。不擅长用犀利的语言和高级的词汇,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意见,用来纪念中学生活的同时也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在你的逆袭之路上有所帮助(๑‾ ꇴ ‾๑)duang~duang~duang~
    Tip 1【热爱】
    想成为学霸,那必须得会刷题,爱刷题(除去100%都靠天分成功的人…)。
    每一个学霸都练就了一身能在刷题中找到快感的本事。我认为刷一道题就像在追一个妹纸,首先你要评估自己的实力,什么样的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在哪一方面有所突破,找到心仪对象就可以展开进攻了!不要心急,一步一步铺好前进的道路,经过一番折腾,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种成功感是每一个学霸都感受过的,也是每一个人体验过一次绝对想再来一次的经历,同时这种成功也给予了对自身能力的肯定,让你体验从量到质的飞跃!
    所以呀,少年们,拿出你们追妹纸的热情去刷题吧,让你们不在寂寞……(ღ˘⌣˘ღ)
    再来谈谈“数学”这门学科。其实出现在教科书上,卷子上的数字、方程、几何图形,她们并非只是被呆呆地打印在再生纸上,她们也是有生命的,她们也是富有变化的。她们可以旋转翻折,可以变曲为直,可以拉长缩短,可以放大缩小…她们要比你想象中的美很多ヽ(=^・ω・^=)丿
    不要看数学总是些很模式化的公式、套路,但是她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变化无常的生活。像天气,股票,甚至找到理想的另一半…这些谁都不能肯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的事情都有联系到数学,联系或大或小。所以,想要更好地改善生活,我们需要热爱我们所学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带给你惊喜。越爱,越贴近;越贴近,越温暖;越温暖,越爱。
    Tip 2【我很丑 可是我赶在街上走】
    这句话原版出自赵传的一首歌,一直很喜欢听。改编了一下便道出了人在学习乃至生活中优秀的品质:自信。
    在这里就不阐述自信的重要性了,讲一讲我自己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吧,那就是多培养兴趣爱好!发现几件你自己感兴趣做的事情,然后坚持刻苦钻研,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比如说我,学书法十一年,画画从小学也是断断续续一直在学,所以在班上一直担任宣传委员,办黑板报,布置教室;还有舞蹈,练过民族,现代,拉丁,摩登,芭蕾;学过钢琴、琵琶。(期间有过种种惨不忍睹的经历╥﹏╥,但最后都坚持下来了,也从来没后悔过在青春时代贡献出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去使劲学各种东西)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培养丰富的爱好能从内到外地培养你的气质,更能拓宽你的眼界、心界。好像扯远了q( ̄(oo) ̄)p…… 好吧,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人肯定不是也不能保持学习成绩永远第一,但是你可以当打篮球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学习成绩好里面会打篮球的人;你可以是学习好里面社交活动最丰富的人,社交活动丰富里面最爱学习的那个人。一旦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那学习的劲啊,就会蹭!蹭!蹭!你挡也挡不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所以呢,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吧!一天从早到晚埋苦学的人,即使最后能有所突破,但那不叫学霸,那叫学奴。真正的学霸是会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做事高效率,拼了命地学,拼了命的耍,情商智商高,拥有自己满意、让别人眼红羡慕的生活!(๑╹ ╹)╭
    Tip 3 【死去活来】
    这四个字是我高中化学老师第一堂课给我们讲的。学知识先要死的下去,再活得过来。意思就是首先需要牢牢地掌握它,死死地记住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学会去灵活地运用它,举一反三。比如说背几个基础的离子方程式,当你理解掌握了它,并能熟记下来,然后再运用这几个方程通过变形、推倒出更多的方程式,这样你就能事半功倍,并且拥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让题所左右你,而是你能掌控每一道题( •̀ .̫ •́ )✧
—————————————————被狗啃过的分割线 ̄□ ̄——————————————
    学霸的生活一点都不无聊,他们会玩LOL,上课也会下五子棋写小纸条,会谈恋爱(⺣◡⺣)♡,运动会照样拿金牌。他们是这样一群课堂上思维活跃,你争我斗;课下积极讨论,称兄道弟的人。他们有良好的心态懂得去经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他们在最应该拼搏的年龄懂得努力去证明自身的实力,争取自己想要的。
    与理科学霸们在同一屋檐下共处了三年,头发并没有花白,也没有抑郁,更没有产生跳楼的冲动。相反地,这三年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让我的思想更加理智成熟与活跃,让我开始享受学习这个过程,让我对未来有所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徐启叁
注册会员给TA私信

查看:3474 | 回复:2

深圳网,广东深圳市深圳人每天必上的网上家园,有市政府官方信息办及全体深圳人民共同打造的最新、最权威的资讯生活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
深圳网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59 5848-3188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苑路2号 邮箱:243943537@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26352号 )
Copyright © 2008-2020深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深圳网络技术支持中心 X3.4 版权所有:深圳市世纪商桥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