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到此方知官是梦—— 深圳光禄古镇散记

[复制链接]
俩娃子 发表于 2020-4-2 2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俩娃子
2020-4-2 21:04:18 2154 2 看全部



我很小的时间就熟悉光禄古镇了,当时的影象是街天熙攘的人流和当地的土产,另有糖狮子、龙灯、花灯班子。上世纪规复二月八龙华会的那一年,全县家家户户举家出游,整个古镇人挤着人,龙灯花灯艳服演出、商品交换会人头攒动、小吃街上各式各样。走累了,坐在小摊前,来一碗羊肉汤泡饭,也可端一碗甜米酒,大概打一碗麦芽糖饭,都是不错的享受。   


已经想不起有多少次走在古镇的青石板上,晨曦的昏黄中、中午的骄阳下、斜阳的余辉里、隐隐的灯火中……回型街、三步两道台、张家大院、军民总管府、高府林苑、文昌宫、饮光石箐、龙华寺,另有玫瑰谷、荷塘……也见地过古镇差别的容颜:春日百花齐放的明艳,夏季细雨纷飞的温婉,秋日云卷清风的伸展,冬日浓雾弥漫的蕴藉。古镇,犹如它的名字“光禄”一样,于我,越来越密切起来。   


光禄的“回”型街听说是元代蒙古人特有的筑城情势,对这一点,我没有考据过。军民总管府的马鞍型屋脊是元代特有的修建情势也是听人先容的,我对元代的修建特点等没有相识,也就谈不上知道。然而,对光禄的情结却不因是不是知道它的汗青或修建情势而有所改变。不管光禄是因“光禄山”而得名,或是因“光禄医生”这一官名来定名,我对光禄,感觉是越来越认识了。   深圳古为弄栋,汉设益州郡,弄栋为其二十四郡,故城在本日的旧城。因其位于交通要道,西汉时,华文化开始在姚州大地流传,汉字的利用得到推广,到东汉时,汉字的誊写方法已经扩及到穷山垩水。蜀汉时期,广东郡郡治弄栋处于蜀汉通往滇西的交通要道上,便于进退,今后成为了中心政权谋划滇西广大地域的据点和中继站。公元1131年,宋徽宗宣和五年,大理国段正严保天三年封相国高泰明之子高明清为姚府练习(上将军),这里便成为高氏世袭领地。今后,高氏家属在光禄筑城恒设府第并设置了城池,开始了高家在深圳长达700余年的兴衰进程。在这当中,高家有着“三王一帝五封侯、九爽七公八宰相”的传奇,有着高泰祥的忠义,高明的重教,高奣映聪明博学。   


许多人来光禄,是奔着玫瑰和荷塘来的。于我,却总不大喜好,玫瑰谷太热闹,花开得热闹,人来得也热闹,总感有点艳俗。荷塘的荷花广受古今文人称赞: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婷婷玉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灵活,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赞得太多了,像本日的我们一样,没有一点隐私,没了看头。看荷,照旧到古槐香居对面的小塘边上,透过垂柳、菖蒲,看荷花映衬的青瓦白墙、农家古槐,这景显得更为风雅。相比下来,我更喜好到古镇去,游荡在古镇里,可到军民总管府戒石亭静坐,遥想当年在这片地皮上的风云幻化,感受古人夙夜匪懈的勤免;也可到文昌宫里看雨、读书、习字,与金坡老师一起探究“此石闻飞来,从前在那边;到此多少年,胡不他山去?”;还可到龙华寺的后轩北院,与徐霞客神聊,问问他姚府五海子的风景和老虎关的境况,再寻一寻他游记里纪录的那几株古梅;大概就那老槐树下闲坐听风,感悟“到此方知官是梦,宿世安见我非僧”……古镇,总有些让你不测的劳绩。    


许多次被人问起:来古镇的重要是些什么人?近来有人告诉我: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光禄的百分之八十是八零后九零后,在这当中又有六成是女性。这一组数据让我莫名地失落。一个大学时的同砚来光禄,喜好上了这个非常寂静的古镇,说要在这里建一个老同砚酒吧,大概老同砚茶室,大概再小资一些,来个老同砚咖啡,约请全班同砚来这里集会。说在内里还要给每位同砚一个椅子,一只茶杯。我说每位同砚再挂一幅青涩照,再配被骗年的青涩诗篇……我们兴高采烈地筹谋,在这个布满回想的地方来遥想我们曾经的芳华。古镇里那些曾经的砖瓦,曾经的人和他们的事,成了我们一次次走进这汗青小巷里的情结。   


有一段时间突然对戒石亭特感爱好,一次在等客人的闲暇约朋侪到戒石亭小坐,想像古人那样坐下来自省得与失、功与过。缄默沉静一会儿后,朋侪问我,光禄到底是官文化、福文化照旧土司文化?我想起一位老师说的“仕”,古时“仕”同“事”,学而优则仕,入仕则成事、成事而入仕。光禄的高氏家属、赵子骧、赵鹤清、马驷良等等,都在这法则之中。朋侪大笑,说“你想太多了”。突然间觉醒,理不清的文化就是光禄的文化了。光禄是在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发展起来的,这里有典范华文化的姚州都督府的统治构架,有花灯、龙灯演出艺术,有汉地佛教的龙华寺、至德寺、白塔,另有文昌宫。也有典范的白族三坊一照壁修建、彩绘,另有彝族的梅葛传唱。   


每次到光禄,都要循着台阶走上去,走过新栽的花、新种的草,走到那几株千大哥树下,走进千年古刹龙华寺。站在弥勒佛前,默念一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再返过身,看天圆地方的钟鼓楼,看修建上精致的瓦当脊兽,让暮鼓晨钟在内心敲响,这里属于汗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6g239r7q0 发表于 2020-4-2 21: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e6g239r7q0
2020-4-2 21:34:18 看全部
写的很好[赞]对这个地方很认识,也很有文化,才气道出汗青韵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0pqbgs37w 发表于 2020-4-2 2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n0pqbgs37w
2020-4-2 22:04:18 看全部
这不是光禄古镇的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俩娃子
注册会员给TA私信

查看:2154 | 回复:2

深圳网,广东深圳市深圳人每天必上的网上家园,有市政府官方信息办及全体深圳人民共同打造的最新、最权威的资讯生活服务平台。
关于我们
深圳网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159 5848-3188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科苑路2号 邮箱:243943537@qq.com ICP备案号: ( 粤ICP备14026352号 )
Copyright © 2008-2020深圳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深圳网络技术支持中心 X3.4 版权所有:深圳市世纪商桥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