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武术界说: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重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活动情势,注意表里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产生:武术是我们的先人在顺应大天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久长的汗青和广泛的群众底子,是中华民族在恒久的实践中渐渐积聚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名贵的文化遗产。
3.武术是一种教诲:一种完善的人生教诲体系,武术之道即人生之道,乐成之道。
4.武术精力:爱国修身,崇德尚武,发奋图强。武术不但是表面的架势,而更重内涵的精力。武术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一种发奋图强的精力,是人类最名贵的竞争和创造精力。它鼓励着人们不停地进取和逾越本身。
5.武术是一种文化:它凝结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光耀文明和古代庖动人民的聪明。武术是以庇护生命为主的科学。一个真正的武术家,肯定是一个头脑聪慧,知识广博,品行高尚,功高本领,正气凛然,尊长敬幼,博学多闻,文武兼修,德艺双馨,慈善儒雅,集众家所长于一身的各人。
6.武术的寄义:武术又称国术和武艺,是打拳和利用武器的技能。武指勇猛,气魄。术指武艺,动作方法。止戈为武,以武为修行,以武平息干戈,化解抵牾,保家卫国,维护宁静稳固,制止战役,同一目的。武不是暴力,是不得以而为之。
7.武术的特点: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2)表里合一,形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3)广泛的顺应性。
8.武术的作用:1)检验意志,造就道德情操。2)锻炼身心,加强体质。3)把握技击,进步防身技能。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存。
9.三节:武术中将人体和四肢分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就满身而言,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就下肢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武术中素有“三节要明”之说,意即把握好活动规律和动作次序。如冲拳要求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蹬腿则要由根节到梢节,节节贯穿。明确人体三节的分法,通过各节的和谐活动来表现“四体百骸总为一节”的团体性。
10.四击;是指武术中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法则。长拳中的这四种技击法则又各有其详细内容和方法:踢法包罗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打法有冲、撞、挤、靠、崩、劈、挑、砸等;摔法以巩、揣、滑、倒、爬、拿、勾为主;拿法包罗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这些内容都有严酷的要求和活动法规。假如不严酷遵照各自的法规去训练,就不能表达出它们差别的真实用意,也就失去了长拳动作中的技击意义。因此,在习练长拳时,起首要弄清并学会四击范畴的各种方法,做到循规蹈矩、有法必依、方寸有别,进而究其意义,理象归一,四击正当。
11.四稍:四稍者发为血梢,指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此为四梢。但在行拳或比武时,必须使发欲冲冠,指欲透骨,牙欲断根,舌欲推齿。意念一动心一颤四梢皆至,四梢一齐内劲即出。气自丹田而生,如猛虎之怒,蛟龙之惊。气发出为声,手随声发,声顺手落。一枝动,百枝动,只要四梢齐备,内劲无有不出之理。
12.五行:“闭五行”就是闭目,咬牙,耳内敛,鼻静气,脑静思。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来说的。内属五脏外属五官。如心属火,心动勇气生;肝属木,肝动火焰冲;脾属土,脾动鼎力大举攻;肺属金,肺动沉雷声;肾属水,肾动快如风。此是五行存于体内。目通于肝,鼻通于肺,耳通于肾,口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是五行现于体外。因此说:“五行真如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揽。”可谓真确的叙述。再者,如手心通于心属火,鼻通于肺属金,火到金化,这是自理的定理,别的可以类推。天地交合云蔽日月,武艺相抢先闭五行
13.六合“六合”指的是,在拳法演练时人体的表里三合。“内三合”指“心、意、气”三者相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脚、肘膝、肩胯”三者相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表里合一,即为六合。
14.八法:八法是武术术语。是手、眼、身法、步,精力、气、力、功八种方法总称。详细要求是:“拳(手)是流星眼是电;腰(身法)如蛇行步赛钻;精力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宜纯。”即练功要求做得手快捷,眼明锐,身机动,步稳固,精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
15.十二型:动如涛:运动之势。活动中的气魄要像江海的波涛那样荡漾不已,滚滚不绝,做到动要有韵,富于节奏感和稳固感。
静如岳:静止之势。当静止时要像高山那样巍峨耸立,稳如盘石。
起如猿:跳起之势。纵跳时要如猿猴般机敏、强健、灵敏。
落如鹊:降落之势。要像喜鹊登枝般轻稳、俊逸。
立如鸡:单腿独立之势。要像雄鸡一腿支持身材时那样慎重。
站如松:两腿站立之势。要像苍松那样挺秀、刚健,傲然富有气愤。静中有势,静中寓动。
转如轮:旋转之势。如车轮绕这轴心那样转动。因此,活动中须把握好轴与轮的关系,以达圆的要求。
折如弓:折叠之势。当躯体俯仰折叠扭拧时,要像弓那样含有一股反弹力,或如弹簧一样内含一种旋转力和弹力。
轻如叶:轻飘之势。动作宜轻时,要像树叶落地那样轻飘,毫无声响。
重如铁:极重之势。当重之时,要像钢铁砸地般极重,富有渗出力。
缓如鹰:迟钝之势。要像雄鹰在空中回旋那样模样形状专注,缓中有势。
快如风:快速之势。当动之时,如疾风扫叶,迅雷不及掩耳。但快易藏拙、毛糙,须急速有力二不僵、快而不乱。
16.武术段位寄义:“段位”的字面表明:“段”是阶段,“位”是位置。依此字意,“武术段位”是指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习练者的武术程度在某一习练阶段到达“位”置——品级。
17.武术段位制设3级9段。级,为段前级。段,含初段位、中段位、高段位。段级数由低至高依次设置。
段前级:包罗一级、二级、三级。这是考取武术段位前的预备级别
初段位:包罗一段、二段、三段。这是段位制中授予学员至助教阶段习武者的段位。此中,三段即可帮忙段位制引导员担当助教工作。
中位位:包罗四段、五段、六段。这是段位制中授予进入武术技能和理论骨干阶段的段位。得到中段位即可通过相应的培训和测验取得段位制引导员或考评员资格,担当段位制讲授培训的引导员或段位制考评运动的考评员。此中,六段是武术技能的最高段位,授予武术技能到达一流程度者。
高段位:包罗七段、八段、九段。这是段位制中授予武术学术带头人、拳种代表人的段位。只有具备武术六段程度后,在武术技能、理论方面作出肯定建立,为武术发展做出肯定的积极和奉献者才气申请并担当高段位的考评,得到相应的段位。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验段位制。
18.武术的活动情势:分为套路活动,格斗活动和功法活动三大类。
19.套路活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缓,刚柔虚实等活动的变革规律编成的整套训练情势。重要有:拳术,东西,对练,团体演出。
20.拳术:指徒手训练的套路活动。包罗:少林拳,太极拳,长拳,南拳,形意拳等。
21.东西:指短东西,长东西,双东西和软东西等4种套路活动。包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等十八种武器。
22.对练: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体例套路举行的假设性攻防格斗训练。包罗:徒手对练,东西对联,徒手与东西对练等。
23.团体演出:是指6人或6人以上的徒手或东西的团体演出。
24.格斗活动:是两个人在肯定的条件下,按照肯定的规则举行的斗智,斗技,斗勇,较力的对抗情势。包罗:散打,推手,短兵三项。
25.散盘算义:是指两个人按照肯定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6.推手:是指两个人按照肯定规则利用掤、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技击方法,两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判定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一次决定胜败的竞技项目。
27.短兵:是指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东西,在533厘米直径的原型园地内按照肯定的规则,利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决定胜败的竞技项目。
28.散打擂台:高6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木布局的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台中央画有直径100厘米的阴阳鱼图,台面边沿有5厘米宽的赤色边线,台面附近边向里90厘米处画有10厘米宽的黄色警戒.
29.武术角逐:园地一个人的项目标园地为:长14米、宽8米,附近内沿应标明5厘米的边线,其四周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在园地的双方中心各做一条长30厘米、宽5厘米的中线标志。
30.太极推手角逐园地:武术活动角逐园地之一。为铺有地毯的平地。园地长10m,宽8m,中心画不停径6m(以线外沿为准)的圆,圆内画不停径50cm的中央点。各线宽5cm。
31.团体项目标园地不受限定。
32.武术界有“五不教”之说:心术不正者不教;好勇斗狠者不教;性情急躁者不教;资质驽钝者不教;体质太弱者不教。
33.十不传
1、品德不端者不传;2、不忠不孝者不传;3、人无恒心者不传;4、文武不就者不传;5、借此求财者不传;6、庸俗入骨者不传;7、街市商人刁滑者不传;8、骨柔质钝者不传;9、拳脚把势花架者不传;10、不知珍重者不传。
34.学习武术有三种途径:1、看书学习;2、看视频学习;3、 跟人学习
其学习结果分列: 看书不如看视频; 看视频不如跟人学习;学习的捷径,大概说是为了少走弯路,就是站在高手的肩膀上!因些,成为一个高手的捷径有两种:跟一个值得学习的高手学习;参加一个值得信托的高手的团队。
35.习武的两个要点:观看和模拟。
36.训练武发展必要三个条件:好的天赋、好的锻练、好的家庭!
37.武术的三种特性:养生性,演出性,技击性。
38.武术套路三种根本手形是:拳,掌,勾。
39.武术套路五种根本步形是: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
40.八绝之巧: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猴上树,虎爬山,蟒翻身,龙探爪。
41.练拳五要:一要明白习武目标,端正习武态度。二要循规蹈矩,不可猛进。三要有信心刻意耐烦用心恒心,对峙不懈;四要有修养,不恃强凌人、欠好勇斗狠;五要严酷服从练拳的宗法。
42.搏击三要素:快,准,狠。散打技能特性:远踢,近打,贴身摔 。
43.八种身法:升降进退反侧收纵。八种眼法:明暗虚实暴暝波眯。
44.少禅拳技能特性:远踢,近打,贴身摔拿。
45.散打的特点:体育性,对抗性,民族性。
46.散打的作用:进步素质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造就品行,竞技观赏丰富生存,交换武艺增长交情。
47.武术功法:功法活动是为了把握和进步武术套路和格斗技能,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进步身材某一活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种特别技能而编组的专门训练。目标是通过武术功法训练得到武术活动本领和武术专门技能。
48.防身术是一项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礼服对方,掩护本身为目标的专门技能。防身术中的奥妙招法,实质上是中华武术的英华“集锦”。它把武术中各种得当实践应用的招法分离出来,颠末摘编、加工、提炼、创造、美满,使其成为一种散招,并具备简朴、实用、易记、易学的特点。
49. “八打八不打”口诀:
一打眉头双眼;不打太阳为首,二打唇上人中;不打正中咽喉,
三打穿腮耳门;不打中央两壁,四打背后骨缝;不打两肋太极,
五打肋内肺腑;不打海底撩阴,六打撩阴高骨;不打两肾对心,
七打鹤膝虎骨;不打尾闾风府,八冲破骨令媛;不打两耳扇风。
不应死守戒规;但应牢记在心。
解释:八打
(1)眉头双眼 眉头指眉弓,当用力击打时会引起眶上血管及神经损伤:双眼当受到击打时会使其失去判定和视觉本领.
(2)唇上人中 是指鼻子下方唇上方的人中穴.击打时会让对方神经方面受到损伤.过力击打亦会伤及牙齿.
(3)穿腮耳门 是指腮帮和下颌部位,此处可使对方下巴脱臼.
(4)背后骨缝 又称"肩胛骨缝",是指肩胛表里缘,击打此处可使对方上肢运动失灵.
(5)肋内肺腑 指胸大肌靠下的目的以及肋内的肝\脾等器官,击打后可使胸肌受损,呼吸困难,并影响上肢运动.
(6)撩阴高骨 指耻骨团结处,击打后可使之巨痛,但不伤及脏器.
(7)鹤膝虎骨 指膝关节部门,重击后可使其膝关节错位,造成活动停滞,严峻时可造成终身残疾.
(8)破骨令媛 指小腿胫骨,击打后可使对方胫骨隐裂或骨折,使小腿失去运动和支持本领.又有一说法是指臁骨.
八不打
(1)太阳为首 禁绝击打与踢击太阳穴.
(2)正中咽喉 禁绝击打锁制咽喉以及锁骨
(3)中央两壁 禁绝击打心窝部及左右两侧.
(4)两肋太极 不得随意击打腋窝下两侧软肋.
(5)海底撩阴 不得随意击打或撩击裆部.
(6)两肾对心 禁绝踢打身材两侧的肾脏关键.
(7)尾闾风府 不得踢打尾椎骨部位.
(8)两耳扇风 不得对两耳施用"双风灌耳"的打法
50.发声在武术中的作用:(1)使精力快速会合,奋发精力。(2)加强自大,震慑仇人。(3)发劲助力,增长抗击打本领,进步战斗力。(4)消除体内有害的气体。常用的发声有:哈、嗨、嘿、呜喂、呀、嗯、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