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呆了几年照旧决定脱离了
许多人都很惊奇,问我为什么不留下,我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留下。
由于我徐徐发现,那些曾经令我所不屑一顾的,貌似似乎真的是真理。
就个人感受,我打仗的香港年轻人90%都是黄丝GD。
岂论是明黄照旧暗黄,乃至之前的舍友,一个非常温柔含羞的学social work的香港小男生,缄默沉静寡言而且极有规矩,但在FB上的发言却非常激进。
我的切身履历,不担当反驳。
最不爽的是某些本地新移民,私下里讽刺本地大秀良好,而在朋侪圈里都是大爱无疆的社会主义交班人。
实在身为OfferMax留学的负责人,理论上应该像某些保险人士装作理性为香港辩护一下,但这次我只想说出本身真实的感受,
起首声明我心中香港依然是个有魅力的都会,这一点是稳定的。
初到香港
刚来香港的时间是15年,谁人时间以为香港真的好有魅力,依然记得我第一次下飞机,坐的士去红馆的所带给我的震撼:干净整齐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洋气的英文标示。那一程车费是358港币,记得清清晰楚。
我读的是mphil, 四周都是香港当地门生,以是天然跟他们打成一片。他们对我照旧蛮好的,有我在场的话会留意讲平凡话,大概把他们以为可笑的笑话翻译给我听。最好的朋侪Willis会带我到场他们的乐队,先容更多local的朋侪给我熟悉。
多亏了这些朋侪,我自得更加深刻地相识香港地和香港人。
香港具备了发达的国际多数市应有的统统:秩序、整齐、残疾人办法齐备、穿着得体、头脑开放。
谁人时间,我疯狂学习广东话,早上听香港电台学习当地俚语和文化,过了一段时间竟然也可以跟香港的朋侪用粤语对话,而且能明白一些他们私下讲的笑话了。
谁人时间,我急迫想融入香港,想要脱去本地人的身份,对外先容都说是我来自香港。
我开始藐视本地人的粗鲁和囚首垢面,每次回到深圳都像是城里人去农村一样高高在上。
如今想起来本身当年的状态,就是典范的皈依者狂热。
隔阂
我们一届的Mphil约莫20多个local,分布在一个faculty的差别专业,共同有一个WhatsApp群,一样平常都是其乐陶陶的交换一些吃喝玩乐和实行数据,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说道阿里云了,此中有一个深黄local直呼阿里云为“蝗国科技”,我气不外直接怼了。从当时起,我跟平常玩的很好的同砚徐徐有了隔阂。
隔阂最严峻的的一次是客岁暴动开始之后,曾经晤面打招呼的要好同伴都不怎么语言了,结业仪式上几个同砚乃至戴口罩上台伸出五个手指,四周的local朋侪为他们鼓掌。
不敢信赖这是之前跟我云云密切的朋侪,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这个大陆人是怎样的形象。
那一刻仿佛是在做梦一样平常,意识形态的辩论和ZZ抵牾就那么赤裸裸地展如今我的眼前。
孤独
厥后由于论文的缘故原由,结业之后必要在香港再呆半年的时间等候答辩,由于我已经明白不读博士了,以是就捧着物理学硕士的学历去找工作,香港口试了许多家实行室和HKPC如许的伪当局构造末了效果都不抱负,厥后想了想并不是喜好那些岗位而去应聘,而是香港只有那些岗位招收物理学结业生,有限名额大部门都给了local。
在香港口试的那段时间,我感到了深深地无力,天天早起去到场一个接一个的口试,到了晚上坐巴士沿着认识的破旧的街道回到广东道的家,说家也不符合,由于我只是“厅长”,睡在客堂里。
有时间在练习放工回家的路上,看着门庭若市的香港,想着以后纵然转正的日子也会云云,只不外手里的工资从几千变到两万,高级餐厅依然吃不起,买楼更是遥遥无期,便感到了倦意。
待在香港这么多年,孤独是陪同着我的,纵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但是融入他们比融入白人更加困难,由于大部门香港人反感大陆人,白人大部门照旧中立的。
融入不了且不受待见,这也是大多数港漂放弃香港身份的重要缘故原由吧。
不知道其他港漂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孤独。
我熟悉几个特殊良好的30+已经拿到永居的学姐,年薪都在50万以上,但是在香港一次爱情都没有谈过,有的是由于没偶然间,有的是由于圈子太小,去跟local谈爱情吧,又有沟通停滞,索性就不停单下去了。
她们天天都过得豪情四射,除了工作就是各种极限活动,她们孤独不孤独,我不知道。 身份认同
正是由于在香港不停受到各种头脑的打击,本身也不停在去和留,工作与读博之间往返夷由,以是当你回到本地这个相对比力平和的情况中的时间,心田的信心就会越发刚强。
我在去香港之前,黑白常崇洋媚外的,美国互换生来学校我都是如饥似渴报名去当翻译的那种,在家里也常常跟爸爸表明西方制度的种种利益,去一次国外能在朋侪圈里秀好几天的那种。
脱离香港之后,我通读了教员的5套书,学会了辩证对待中国和西方的社会题目,分析任何题目都会起首去找本质缘故原由,不再是风花雪月的文艺青年。
好比之前我黑白常喜好朴树的,他那种孤傲狷介的人设特殊对我的胃口,理想以后能成为他那种不是人间烟火的文艺青年。但是近来我发现了本身的范围性,小布尔乔亚的看天下总是那么稚子。 由于那天刷到一篇微博,他去古巴拍真人秀,住在本地一户富人家里,然后问了一个让我刹时粉转路人的题目:
不明确古巴人有这么好的食品,这么好的生存,为什么还要革命?
就比如1927年在蒋或人的豪宅里吸着雪茄问:南昌那群泥腿子有吃有喝的另有雪茄抽,为什么要叛逆?
实在朴树不知道的是,就是由于大部门人都吃不上这么好的食品,过上这么安逸的日子,以是才革命。。。(有人提示我不应该断章取义,我认可朴树照旧个非常好的艺人)
反手就是一段毛选(出处不可考,但形容的照旧比力贴切的):
小资产阶层的通病
一、在一样平常生存上的体现:
自由散漫,不拘末节,生存上好逸恶劳,绝不告急,不严厉,不守规律,不爱护公共财物,掉臂团体长处,各人睡觉,他要唱歌,各人起床,他又要睡觉,各人开会,他开小会,上课他要运动,该运动,他要看书,高兴时嘻嘻哈哈,不高兴时暮气沉沉,触发本身迷恋的心情就悲伤惆怅,乃至伤感堕泪,所谓“见花落泪,望风伤感”,生存中吃不得苦,怕劳动,怕碰鼻,以理想取代实际。
二、在工作中:
感情忽高忽低,和爱好主义谋利时,则热情旷达,悲观时则低头丧气,好高骛远,不愿笃志苦干,好作向导工作,否则就以为大才小用,隐藏好汉,做一行怨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就是干起来也是无筹划,事变逼到头上来——粗枝大叶,应付差事,夸大工作困难,不去研究降服,夸大个人发展,掉臂工作必要。
三、在学习上:
对学习不器重,就是学习照旧乱抓一把,茫无头绪,有头无尾,学习就是不从现实出发,每每满意于一孔之见,空洞教条,缺乏研究精力,学习内容喜欢文艺的、不精确的小说,而不学习理论和现实题目,好唱大原理。
四、在写作和发言上:
离开现实,总喜好从主观出发,不看对象,夸夸其谈,籍以耸人听闻,着实言之无物,在写作上要么就不写,要么就连篇累牍,洋洋自得,所谓不鸣则罢,一鸣则惊人,着实不切现实,无病呻吟,写几篇抒怀文章,就像有些学校的墙报,什么“秋夜吊唁”呀,“可爱的玉轮”呀,乃至以本身的感情来取代群众的感情。
五、在待人接物上:
感情相投时,则无话不谈,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性格不合则狷介孤独,不答理,所谓“交浅言深半句多”,对别人则多疑要苛刻,对本身则无原则的宽容,平常爱探询别人的机密,作为知已朋侪发言的质料,爱拉乱谈,说谈家,品评家,其时不说,背后胡说,人家出了乱子则幸灾乐祸,人家有了长处则妒忌风生。
六、男女关系上:
对男女关系题目,提及来津津有味,不是严厉的研究讨论,而是求得知识上的舒畅。
七、连合观点上:
器重个人长处,固执己见,个人长处高于群众长处,向导本领强就服从,否则就看不起,发怨言,闹分裂,你有一套,我也有一套,所谓文人相轻,举措自由,不管连合。
八、在政治斗争上:
夸大个人好汉主义作风,忽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斗争性不强,不对峙原则和态度,易犯调和主义,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九、群众观念上:
喜好爬在群众头上发号施令,不深入群众,对阶层没有明白的爱和憎,只是站在当中,对劳动大众可怜,对田主无所谓。 从小家庭生存的良好塑造了他的文艺气味,也注定他跟劳苦大众的摆脱,何不食肉糜,有吃有喝为什么要革命?
之前我不停想逃离的字眼:劳动、工人、老百姓、人民、农村、共产主义、费力奋斗、阶层,又被我重新捡起视若珍宝,这些才是相识中国,相识天下的根本盘。
香港没有给我留下任何东西,只有头脑的变化,依然以为血赚。
总结
香港是一个有魅力的都会,她好大概欠好只有切身履历才会明白,香港像一个八面佛,任何一个标签都不能代表她的全部。如许一个三教九流百舸争流的地方,大浪淘沙,心田挣扎之后才会真正感受到心田的平和,这种平和绝不是简朴在朋侪圈里发几句光阴静好的鸡汤那么简朴。
PS:想要看teacher课本1-7的可以加百度网盘群:993839757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

x
|